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省级学会动态  >> 查看详情
 
     
 
 

我省两个项目获第七届梁希科普奖

 
 
发布日期:2018-11-08 10:06:20     访问次数:2248

日前,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七届“梁希科普奖”的评选结果,省林学会推荐的《“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普及与推广》和《宝贝回家了》分获科普活动类奖和科普作品类奖。

科普活动‘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普及与推广”是由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主持完成,主要针对林农收入增长缓慢、后劲不足以及林业资源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创新林业耕作制度,组织全省林业科技专家充分挖掘土壤、气候和生物潜能,根据各种资源、植物生长的时间节律,对土地、物种、时空进行了科学配置,探索出易学、易懂、易操作的“一亩山万元钱”林业科技富民模式,共有四种模式:第一种是原生态仿生栽培模式,如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技术,是由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团队通过最近几年的深入研究,将铁皮石斛附生于树干、树枝、树杈上,仿照铁皮石斛自然生长环境的一种方法,通过仿生栽培技术能使单株树产值可达万元以上,投入产出比达1:5以上;第二种是竹林(雷竹、毛竹)覆盖模式,如雷竹覆盖技术1989年在临安市首次试验成功,通过提早出笋时间,使雷竹经济效益提高了10倍,2017年早出高效覆盖,平均竹笋亩产量2145公斤,平均亩产值43813元;第三种是名优经济林生态高效栽培模式,如香榧、薄壳山核桃、甜柿等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分别由浙江农林大学和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在20世纪时就有所研究,如何在不破坏原生生态环境情况下,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集约经营水平等方法,实现生态高效、持续增收是林业科技人员下一步的目标;第四种是林下种植(套种)模式,如林下多花黄精、竹林套种竹荪、油茶林套种山稻等都是近3年来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以乔木为主的林地下种植经济林(水果)、农作物、种苗和微生物(菌类)等,从而使林上林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让科技在现代林业中发挥出“乘数效应”大幅度提高林业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林农增收致富

1541669307232758.jpg

1541669346297736.jpg

1541669394108358.jpg

科普微电影《宝贝回家了》是由浙江省林业信息宣传中心报送,是我省首部以保护朱鹮为题材的生态林业微电影,作品紧扣当前生态文明的科普工作主题,具有较高的科普性、艺术性,讲述了朱鹮在浙江的生存情况和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变迁,呼吁全社会要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微电影自播映后得到公众广泛关注,陆续获“2016年度中国公益微电影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浙江省微电影大赛三等奖、2017年度浙江省优秀科普作品金奖等。

1541669723110157.jpg

1541669437106456.jpg

1541669476785975.jpg

梁希科普奖是为表彰和奖励在林业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其目的是调动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科技创新、促进人才培养。充实林业科技成果库,对推动我省林业科技进步,促进林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省林学会)






第七届梁希科普奖获奖名单.docx






[关闭窗口]
 
     
 
行业站点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隐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