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盘山保护区具有开展自然教育的自然条件 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中部磐安县境内,是天台山、会稽山、仙霞山和括苍山的承接处。总面积4558公顷,其中核心区1196公顷,缓冲区1114公顷,实验区2248公顷。大盘山主峰海拔1245米,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是浙江省钱塘江、瓯江、灵江三大水系主要支流的发源地,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 大盘山生态良好。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空气、环境噪声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负离子含量峰值最高达38000个/立方厘米、平均3805个/立方厘米;区内水体碧蓝清澈、水质清净甘甜,地面水环境质量达国家I类标准;区内气候温暖湿润,舒适期长,炎夏无暑,溪流、瀑布众多,其中忆年火山湖、千米平板长溪、百丈瀑布闻名遐迩。 大盘山动植物种类丰富。分布有野生及常见栽培维管束植物1249种,苔藓植物280种,大型真菌109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II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还有七子花、香果树、华顶杜鹃、延胡索等保存完整的特色群落,以及古柳山、千年紫藤王、古枫香、青冈、黄檀、南方红豆杉等古树名木。大盘山保护区的七子花群被专家确认为“世界七子花的分布中心”。 大盘山药用植物资源独特。区内拥有大量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和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因此,大盘山是目前唯一以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和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及其原生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东部药用植物野生种或近缘种最重要的种质资源库,区内共有药用植物1092种,占全省药用植物的61.05%,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的有240种,收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05年版)》的有326种。 大盘山区域人文底蕴深厚。其中以昭明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较为典型。大盘山自古为名山,历来是登高览胜、宗教朝圣的胜地。大盘山有辉煌灿烂的人文史迹,安文镇、深泽乡金钩等地均为新石器晚期直至西周中期人类活动所遗。历史名人李白、陆游等留下了脍炙人口、耐人欣赏的诗文。昭明太子、羊愔、卢琰、孔端公等在此避世隐居,繁衍生息,授课讲学。大盘山境内的孔氏南宗——榉溪孔氏家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留传了几千年的双峰、深泽炼火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红军挺进师在大盘山地区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17年以来,先后荣获“浙江省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浙江省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首批中国森林氧吧”“中国绿色生态景区”“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浙江省十大最美生态休闲健身点”“浙江最美山峰”“中国绿色生态景区”等荣誉称号。 二、大盘山保护区具有开展自然教育的教育场地 1.大盘山生态科考科普基地。大盘山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中药材种质资源成为省内外多所大中院校的科考教育基地,保护区专门开设了龙王坑-盘山尖-火山湖-栗树坞-花溪等3条生态科考科普线路,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公众、大中院校师生、科研专家团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学习、认知、科普、科研的参与度。 2.大盘山药用植物园。该园位于大盘山保护区东部外围,始建于2008年,占地50亩,分展示区和管理区。展示区建立有区域特点的药用植物种质源基因库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分浙江地产药材植物、大盘山药用植物二大区块,融科普及景观体验于一体。浙江地产药材植物区配置有药用植物115种。大盘山药用植物区按药用功效共分为19个区块,配置有药用植物物种826种。 3.大盘山博物馆。该馆用地面积1666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293平方米,展陈面积约2900平方米,于2017年底开馆,是以大盘山野生、道地中药材种植资源为主题核心,展示磐安特有的地质地貌特征、历史文化积淀、自然资源特色、生态保护管理以及后续发展规划等内容的公益性博物馆。博物馆后面山体约有7000平方米的景观绿化,种有本地药用木本植物150种、草本药用植物50种,进行室外真实药用植物的展示,并建设有凉亭、观景廊、游步道等景观和配套设施。开馆不到两周年,博物馆已先后被认定为“金华市第四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金华市科普教育基地”“金华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磐安县科普教育基地”“磐安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同时被省美丽办命名为“美丽浙江十佳特色体验地”。 4.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保存与展示基地。该基地位于大盘山管理局附近,占地20亩,建有1000m2连栋大棚,已引种国家I级、II级重点保护植物30种,收集保存浙产道地药材30余种、珍稀药用植物20余种、种源150余份。 5.大盘山玻璃温室。管理局办公楼后山建有玻璃温室224 m2,将引入智能化灌溉、降温设施,引种繁育黄精、铁线莲、三叶青、铁皮石斛、米斛、短萼黄连、天台鹅耳枥、大盘山榧等珍惜名贵中药材和濒危保护植物20余种。 6.大盘山实验室。在管理局办公楼专门设立了100 m2左右的科研实验室。主要开展组培快速繁育技术、种子繁育技术、植物组织显微结构、土壤基础理化性质等研究,以及动植物标本制作。 三、大盘山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取得的初步成效 目前,大盘山管理局有从事自然教育人员61人,其中专业讲解员6人,与教育部门特别是中、小学校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机制,开展了山水诗会、金晚小记者研学之旅、“美传承俊”文化吟咏公开课、送昆虫展进校园、昆虫知识有奖竞答、等科普教育活动,开设了《大盘山文化》《大盘山生物资源多样性》《虫子的故事》等生态教育课程,出版了《大盘山药材志》《大盘山志》《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考察与研究》等书籍,正在编撰《大盘山昆虫志》《大盘山博物馆馆藏品精选集》《大盘山博物馆精品馆藏故事》等书籍,正在开发《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炮制》《叶脉标签制作》等课程。大盘山博物馆年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每年到大盘山药用植物园开展科考、实习的各类科研人员、院校学生将近1万人次,进大盘山保护区游览、登山、科考等人员3万余人次。
|